Categories: 未分类

by admin

Share

Categories: 未分类

by admin

Share

前往东非从事商业活动的我国同胞,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心灵考验——究竟应该选择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关于撰写文章的议题,我屡次被问到这一疑问。我在坦桑尼亚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而在肯尼亚则生活了十一个春秋,按照这个标准,我或许具备了解答此问题的资格,于是尝试着记录下我的想法。

我未能将乌干达和卢旺达纳入考量,乌干达境内并无海洋与港口,故此二者不在我的选择之列;我偏爱海滨风光。卢旺达人口稀少,这也使得它自然地被排除在外。尽管卢旺达治安状况极佳,政府运作效率高,被誉为非洲的“新加坡”,然而,我依旧决定将其剔除。这主要是因为它缺乏港口,运输完全依赖内陆,所能影响的区域极为有限。在非洲,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表面来看,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两国关系密切,彼此相邻,地形地貌相接,在联合国的地图上,两国边界相连,宛如一体。更令人惊叹的是,马赛马拉与塞伦盖蒂大草原原本是一块,动物们的迁徙路径也未曾被分割,然而,英国人的界线划分,动物们并未察觉,而人类却清晰可见,于是,这两个草原以及它们所属的国家,便被人为地分隔开来。来此游玩的游客纷纷热议,究竟是前往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更胜一筹,然而那些亲自踏上这片土地、进行过实际考察、计算过开销、处理过事务的人士深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差距绝非微不足道。

今日咱们不谈闲话,直接深入探讨,究竟哪一方更适合进行工厂的投资建设,哪一方更适宜担任区域总部的角色。

一、人口

一个靠量,一个靠质。

观察人口数量,坦桑尼亚拥有6300万人口,而肯尼亚的人口则是5500万。坦桑尼亚人口众多,且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正符合所谓的“人口红利”特征。若是要建立劳动密集型工厂,如纺织、皮革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坦桑尼亚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址。

肯尼亚人口数量虽不及坦桑尼亚,然而其教育水准颇高,英语的普及程度亦远胜于坦桑尼亚。在肯尼亚,无论是公务系统还是商业领域,英语均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使用母语开会时,也略显尴尬。若要实现区域协调、金融管理、物流运作以及商务外包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肯尼亚所拥有的这些“精英人才”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二、语言与制度

坦桑说斯瓦希里,肯尼说全球通。

在坦桑尼亚,若你不懂斯瓦希里语,就如同身处沙漠中的鱼儿徒劳挣扎。工人们无法理解技术指导,村长们难以辨识合同条款,会议的进行全依赖翻译的协助。相较之下,在肯尼亚,即便是普通的搬砖工人也能流利地说出几句英语。英语对他们而言,几乎等同于第二母语。无论是从事国际业务、招聘非洲区域经理,还是参与跨国电话会议,肯尼亚人似乎天生就拥有语言上的优势。

在制度层面亦然:肯尼亚采用的是“英联邦模式”,司法享有独立,政策公开透明,商业环境相对优越。而坦桑尼亚则似乎还残留着“国营传统”,办事往往需要通过人情关系,今日或许能顺利进口,明日却可能遭遇关卡限制。

三、地理位置与辐射能力

一个是通道,一个是枢纽。

地理方面来看,坦桑尼亚呈现“港口繁荣,道路落后”的特点。达累斯萨拉姆港的货物吞吐量尚可,然而,其内陆的交通运输状况却不容乐观,铁路设施陈旧,公路状况糟糕,若要将货物运往卢旺达或乌干达,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较之下,肯尼亚则成为了东非地区的物流枢纽。蒙内铁路、内罗毕至马拉巴的标轨铁路(SGR)以及蒙巴萨港和内罗毕机场,共同构成了东非货物运输不可或缺的环节。担任东非区域总部,负责向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五个国家进行配送,这项任务非我莫属。

特别是在东非共同体五国实施免关税政策之后,肯尼亚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愈发明显:在内罗毕设立总部、建设仓库、开展区域运营,货物的通关流程变得如同在国内省份间运输一般便捷。

四、政府态度与政策支持:谁更欢迎你来?

坦桑尼亚近期对中国投资态度积极,特别是在新能源和矿产资源领域。他们提供土地、税收减免、电力供应,概括来说,就是只要您来,其余一切我来负责。

近期,坦桑尼亚在严厉打击外籍人士从事零售业务方面采取了果断措施,导致气氛紧张,许多国人甚至不敢外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这种运动式的执法往往只是一时的,不久之后,情况将逐渐恢复正常。

肯尼亚政府更偏好引进总部经济、金融类企业以及高端制造业。内罗毕计划成为“非洲硅谷”,政府正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电动车产业,所鼓励的是那些“附加值高、品牌形象佳”的项目。

您从事的是组装生产、承接原材料加工、出口至欧美市场的制造业吗?坦桑尼亚张开双臂欢迎您的到来,这里地广人稠,电力资源丰富。若您是从事品牌建设、搭建平台、致力于数字化发展的,那么内罗毕便是您的理想之地,那里高楼大厦林立,人才市场也正火热。我想要补充的是,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两国政府均存在腐败问题,坦桑尼亚实行的是单一声音的政治体制,其政策调整频繁。相较之下,肯尼亚的行政程序繁琐,办事效率较低,对企业干扰较少。然而,坦桑尼亚目前所走的道路,正是肯尼亚七八年前所经历的。虽然过程中会有一些痛苦,但总体上会逐渐向前发展。

五、“落后”优势vs“先进”陷阱

坦桑尼亚藏匿着一项被忽视的潜力——它的“滞后”状态,却恰好成就了遍地机遇。电力成本较低、土地资源丰富、环保政策相对宽松,这些都为“零到一”的创新产业提供了理想的孵化环境。相较之下,肯尼亚虽然“发达”,设施完备,但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严格的政府监管,却成为了其发展的掣肘。

这个情况我需要详细阐述,坦桑尼亚的最低工资大约是700元人民币,而肯尼亚则大约是1200元人民币;在电力消费方面,坦桑尼亚的电费大约是每度五毛钱,而肯尼亚则大约是一块四;坦桑尼亚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火电和水电资源,这导致了其电价的低廉;相比之下,肯尼亚的电价在非洲地区是相当高的。肯尼亚被誉为绿色能源的乐土,然而,受腐败问题困扰,电力行业私有化进程引发了诸多问题。电价被大资本家所操控,导致电费价格昂贵,这一现象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为令人称奇的是,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居民们竟然能够享受到免费的饮用水,而工业用水也享有部分免费待遇,这种情况在非洲地区实属罕见。相较之下,肯尼亚的水费则相对较高。在坦桑尼亚,除了达累斯萨拉姆周边地区的地价略高之外,其他地区的地价都相对较低,而内罗毕地区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其右侧不仅土地价值极高,其他区域的地价也普遍偏高。正因如此,许多大型劳动密集型工厂以及基础原材料工厂纷纷选择在坦桑尼亚进行投资。

想象一下,一吨货物的电费差异大约在六百元人民币上下。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不足六百元。再考虑到东非五国间的免关税政策,若要将产品销售至肯尼亚,仅需支付16%的增值税和运费。这也是众多人选择在坦桑尼亚设立工厂,然后将产品销往肯尼亚的原因之一。肯尼亚对此乐此不疲,众多商品从坦桑尼亚引进,原因在于他们发现,相较于在肯尼亚本土生产,从坦桑尼亚进口成本更低。这种现象与中国和美国目前的情况颇为相似。

因此,有人精辟地指出:坦桑尼亚适宜开拓新领域,而肯尼亚则更适合树立标杆。若你是从事出口加工行业的厂商——无论是纺织、农产品、建材还是矿产——那么坦桑尼亚是你的理想选择。而如果你是专注于区域整合的企业——涉及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管理或品牌运营——那么肯尼亚将是你大展宏图的舞台。

坦桑尼亚扮演着东非地区工厂的角色,而肯尼亚则如同CEO的办公室。面对这一选择,答案并非唯一。需审视自身,切勿盲目追随。非洲这片土地虽需时间才能点燃热情,但只要找准道路、持之以恒,终有人能在东非这片土地上成就霸业。华为与传音等企业,其高价值产品的主要研发和生产机构设于肯尼亚,而大批量生产的工厂则主要集中在坦桑尼亚,例如生产洗衣粉、玉米面等日常必需品的生产线。

关于旅游目的地,是选择肯尼亚还是坦桑尼亚,这和工业发展有相似之处。肯尼亚在经济领域领先坦桑尼亚约七八年时间,因此其服务业发展得非常成熟且完善。在肯尼亚,旅游业甚至已经超越了农业,这让我更倾向于将肯尼亚作为旅游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