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dmin
Share
by admin
Share
一、纯米科技冲刺新三板
纯米科技,作为小米旗下备受瞩目的压力1H电饭煲的主要制造商,正加紧步伐,积极挺进资本市场。
近期,某公司着手申请其股票在国家级股份转让系统中挂牌,并计划进行公开转让,以期达到新三板上市的目标,而此次的主办券商为广发证券。
纯米科技自主品牌 图源:纯米科技
据公开资料,纯米科技在2013年正式成立,其主营业务致力于构建智能厨房生态系统。到了2014年,该公司正式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聚焦于互联网厨房家电的研发和生产,因此得名“纯米”。
2019年,纯米科技研发的小米1H电饭煲成功登陆日本市场,凭借其卓越的性价比,迅速吸引了众多日本网友的目光。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如X、Yahoo上,这款电饭煲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尽管这次进军海外市场并非以纯米科技的名义,但这一市场反馈充分表明,纯米科技的产品实力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21年,纯米科技迈入了国际化的新阶段。在这一年,该公司成功将旗下两大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市场,TOKIT品牌专注于高端智能厨电领域,其产品面向全球消费者,特别是欧美和日韩地区;而TOKIT旗下的子品牌则着重于性价比和本土化设计,主要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年轻消费者。
在国际众筹网站上,TOKIT品牌的多功能料理机成功实现了超过百万美元的筹资成绩;而在东南亚地区,电饭煲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常常成为家庭博主们评测的热门话题。
TOKIT料理机众筹百万美金 图源:
得益于小米订单的显著增加以及海外市场的强劲扩张,至2022年,纯米科技的年度收入已逼近二十亿元大关,其中海外业务贡献尤为突出,同比增长率更是超过了六十个百分点。
纯米科技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实际上,这次冲击新三板已是纯米科技第二次尝试进入资本市场。在2021年年末,纯米科技便与招商证券达成了上市辅导的协议,然而到了2022年10月,纯米科技却决定撤销了上市辅导的备案。
在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招商证券指出,在辅导期过去的两年间,纯米科技对于小米集团的订单有着极高的依赖,这一比例在当时的总营收中超过了85%。其次,在2022年,纯米科技的业绩遭遇下滑,上半年的净亏损接近2000万元。综合以上两点,纯米科技的上市进程最终被叫停。
纯米科技不久便卷土重来,对经营策略进行了调整,并再次向新三板发起挑战。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在2023至2024年间,该公司的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76亿元和16.97亿元,净利润则达到了2297万元和4027万元。
纯米科技近两年财务数据 图源:纯米科技
依据新三板上市的规定,纯米科技已经满足了条件。然而,它是否能够再次发起冲击并成功登陆新三板,这一结果尚需未来揭晓。
二、代工厂逆袭品牌大卖
老实说,在跨境电商领域,与纯米科技有着相似经历的,从代工厂转型成为知名品牌的大卖企业并不少见。这些企业的成功历程,既反映了团队辛勤耕耘的奋斗精神,也映射了外贸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
在跨境贸易领域,以往以产品出口为主要流向,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潮流。然而,大多数商家并未对品牌形象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许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虽在海外市场销量火爆,但在品牌知名度上却鲜有人知。
另一方面,由于启动资金的数量有限,跨境卖家在品牌出海方面的投入受到了限制。毕竟,塑造品牌形象离不开营销的支持,而营销活动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广告费用。在缺乏明确预期收益的情况下,众多卖家对于品牌营销的投入并不积极。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迅猛增长,各类商品纷至沓来,同一市场内的竞争愈发激烈,价格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氛围中,若想实现长期经营,卖家们转向国际市场进行品牌拓展,无疑是突破困境的绝佳策略。
这也是过去数年间,众多出海企业实现惊人突破,成功从代工厂转型为知名品牌并大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安徽华米科技为例,这家企业原本是小米的代工伙伴,却在海外市场成功创立了自己的手表品牌。2021年,该品牌凭借5.8%的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表品牌。到了2024年,其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品牌官网 图源:
例如,在手电品牌领域,该公司起初从事代工业务,随后逐步扩大其海外代理商网络,最终致力于创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如今,借助亚马逊、&more等国际主流销售渠道,以及独立网站、社交媒体等自营平台,该品牌已在欧美市场占据显著地位,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线下粉丝活动 图源:
不得不承认,在这条迈向海洋的征途上,众多代工厂的转型历程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品牌出海的行列,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将愈发璀璨夺目。在这一进程中,众多品牌的热销现象将层出不穷,进而重新塑造中国制造走向国际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