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dmin
Share
by admin
Share
一、为什么传统定价策略在亚马逊行不通?
传统的手动定价方式或基于规则的定价工具(例如“实施5%的降价以与竞争对手保持一致”)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速度滞后:无法实时响应亚马逊每分钟数千次的价格波动;
缺乏弹性:既定法则在处理诸如促销高峰期或库存过剩等复杂状况时显得力不从心。
利润失衡:可能为抢占购物车盲目降价,导致毛利率受损。
二、AI 驱动的定价工具有哪些核心优势?
1.实时市场监控:
对竞争对手的价格、库存和销售数据持续进行监控,一旦察觉到某个竞品在深夜时段降价,人工智能系统便能以极快的速度,在短短的毫秒之内,自动对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2.预测性定价:
依据历史资料来预估市场走向,比如通过研究近三年的黑色星期五销售数据,我们可以提前一周确定最理想的折扣价格。
3.利润优化模型:
在确保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比如对利润较高的产品制定“不得低于成本价加上三十个百分点”的最低售价标准。
4.购物车(Buy Box)优化:
在考虑物流时效(例如FBA优先配送)、卖家评价等多个要素的基础上,对价格进行灵活调整,旨在增加获得购物车机会的可能性。
三、如何制定有效的 AI 定价策略?
1. 明确目标(四选一):
利润至上:针对独有产品或利润较高的商品类别,确立“最低利润率不得低于25%”的定价下限。
在销售策略上,对于即将清仓或受季节影响的产品,我们设定了以“比竞争对手低 5%”的价格作为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目标。
购物车优先原则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品类,比如3C配件,要求其价格不得高于竞品平均价的90%,并且必须支持FBA发货方式。
混合目标:分品类管理,例如核心产品保利润,长尾产品冲销量。
2. 利用 AI 工具执行:
设定价格范围:以某款充电宝的生产成本为10元为例,将其定价设定在12至15元之间,允许浮动,人工智能系统将在此价格区间内自动搜寻并匹配同类产品。
监控关键指标:
若购物车占有率从原本的80%下降至50%,则将启动紧急价格调整程序。
若毛利率降至设定的标准以下(例如20%),系统将自动停止降价策略,并着手调查成本问题。
四、使用 AI 定价需要避免哪些误区?
1.忽视非价格因素:
某商家为了将价格降至全网最低水平,却因配送延迟问题引发了客户的不满,进而使得差评数量增多,结果反遭亚马逊平台降低权重处理。
为确保物流速度(例如FBA)达标以及客户评分不低于4.5星,请先对此进行调整,之后再对价格进行修改。
2.盲目跟随大卖家:
大型商家或许会牺牲利润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小型商家则宜专注于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例如带有“环保材质”标识的产品),力求避开直接竞争。
3.缺乏人工复核: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人工审核,需核实促销价格是否不小心触碰了“0元”的漏洞,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新品定价被遗漏。